# 1.什么是问题?

正确定义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一百倍,如果一开始解决问题的方向找错了,那只会南辕北辙或者不断暴露新问题。那么什么是问题呢?问题是指通过努力获得的结果(现状)与期望的结果(目标)之间的差距。判断一个问题是否存在,通常需要判断现状和目标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距。如果有差距,证明问题是存在的;如果没有差距,那么问题就不存在了。例如,在数据分析中我们经常碰到的一个指标是新增用户数,一天一个运营同学跑过来问你说这个月的新增用户数有点低,只有3万,而我的目标是5万,你能帮我分析一下吗?这其中目标是5万而现实是3万,3万到5万的差距便是问题。 image.png

# 2.界定问题的框架

如上所述,问题是现状和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,这种差距不是凭空产生的,而是由特定背景和一系列特定条件决定的。这些条件可能很简单,也可能涉及复杂的因果关系。无论是哪种情况,了解其发展历史,是确定差距的性质和把握其重要性的基本过程。

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界定问题。假如你有一家公司,公司销售产品的方法是,销售人员列出潜在客户的名单,写好针对潜在客户的推销信,然后按照名单邮寄给他们,接着就会顺利收到订单。公司一直做得很出色,销售额以大约每年10%的速度持续增长,但到了今年第四季度,种种迹象表明销售额将减少10%,而不是增加10%。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,公司希望尽快采取有效措施,使销售额恢复正常。

邮寄推销信后产生的结果与期望的结果之间存在差距,这种差距就是问题。为了解决问题,必须找出产生差距的原因,原因通常可以从问题的背景中找到。因此,界定问题的框架需要先回答以下3个问题:

  • 发生了什么事情?(背景:切入点/序幕+困扰/困惑)
  • 我们不愿看到什么?(非期望结果,现状,R1)
  • 我们想要什么?(期望结果,目标,R2) 回答出上述问题,就界定了需要解决的问题。在本例中,销售额降低的原因可能包括:
  • 潜在客户名单已经失效。
  • 推销信没有说服力。
  • 邮寄效率低。

# 3.问题的各要素

如上所述,需要确定4个要素后才能界定问题,并由此寻找解决方案。这4个要素分别是:

  • 切入点/序幕
  • 困扰/困惑
  • 现状(R1,非期望结果)
  • 目标(R2,期望结果) 下面对4个要素一一展开说明。

# 3.1 切入点/序幕

请你设想一下,自己正静静地坐在一个黑暗的剧场里。大幕缓缓拉开,舞台布景呈现的是某一特定时刻、特定地点,这就是问题的切入点或序幕。某一事件的发生使剧情得以展开,这就是困扰/困惑。

同样的流程也适用于界定问题。只不过在大幕开启之后,在时空的某个特定点,你看到的是自己或客户所在的企业或行业遇到了问题。序幕是由你可以很容易想到的结构或流程组成的,如下图所示: image.png

# 3.2 困扰/困惑

某些事件的发生影响了结构或流程的正常运行。困扰/困惑是指现在发生、即将发生或未来会发生的事件,它对序幕中介绍的相对稳定的背景构成了威胁,并因此引发了非期望结果(现状,R1)。 ​

困扰/困惑产生的原因有: 外部原因:结构或流程所在环境以外的地方发生变化,如出现新的竞争对 手、改用新技术、政府或消费政策发生变化等。

内部原因:公司内部的变化,如增加业务流程、采用新的计算机系统、进军新市场、调整产品线等。

近期认识到的其他原因:自己认识到或有证据表明肯定或可能发生的变化,如产品/流程的效能落后、运营水平低于平均水平、市场研究显示消费者态度可能发生改变等。

有时候,由于信息不充分,你无法确定是什么使你认识到问题的存在,但你能够找到对现有结构或流程不满意的地方。这时候,你大可不必费力描述困扰/困惑,直接跳到现状(R1)即可。

# 3.3 现状,非期望结果(R1)

R1是指读者需要设法解决或有可能面临的问题,或者是有可能抓住的机会。这通常是由困扰/困惑(有外部原因、内部原因,以及近期认识到的其他原因)引起的。在咨询行业,非期望结果是客户前来咨询的主要动因,虽然在某些情况下,客户可能并不清楚导致R1的真正原因。困扰/困惑也许会带来目前尚未发现或出现的机会,但它更有可能:

  • 对公司结构或流程产生负面影响。
  • 扰乱某一特定方面的工作。
  • 引发(或应该会引发)对业务、产品、流程的重新思考。
  • 挑战(或应该会挑战)有关客户、市场、竞争、核心竞争力、流程或技术的基本假设。

# 3.4 目标,期望结果(R2)

读者希望现有的结构或流程能产生期望结果,而不是非期望结果。(如果R1是机会,则希望利用它。)只有尽可能具体地描述R2,才能判断你是否能取得期望结果。如果对期望结果没有全面准确的描述,就很难在思考过程中选择解决方案。准确描述R2可以用具体的数字,也可以用具体的结果,比如:

  • 实现全年增长目标。
  • 将产品上市时间缩短1/3。
  • 让超市收取合理的试销费用。
  • 调整系统以保证正常运行。
  • 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满足预估需求。 有时你可能无法具体描述R2的最终结果,这时只需在R2部分写下如果问题得到解决你希望达到的状态即可。展开问题的各个部分,目的是搭建一个简要但清晰的框架,以帮助你找出R1与R2的差距。

# 4.总结

本节课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问题,界定问题的框架以及问题的各个要素。

更新于: 1/6/2022, 3:07:10 AM